开云代理活动-光伏行业的离职潮,愈演愈烈!
你的位置:开云代理活动 > 新闻动态 > 光伏行业的离职潮,愈演愈烈!
光伏行业的离职潮,愈演愈烈!
发布日期:2025-04-13 14:08    点击次数:181

2025年3月,光伏行业再度迎来人事震荡——大全能源核心技术骨干马晓亮离职、新特能源副总经理孔营辞职,叠加年初特变电工、晶科科技等企业核心高管集体出走,这场从2024年延续至今的“离职潮”愈演愈烈,行业洗牌已从产能淘汰蔓延至人才战场。

这场风暴背后,是光伏行业史上最严峻的第四轮大洗牌:价格战、技术迭代、国际博弈、资本退潮等多重压力下,连“掌舵人”们也难逃退场命运。

风暴中心的“离职潮”

当下,伴随光伏领域的深度洗牌,企业的主动求变,行业人才的变动是在所难免的。无论头部巨擘,还是二三线厂商,均有优化员工的动作,就连董监高也未能幸免。

最近,较大的人事变动包括有:

润阳股份总裁唐骏离职、协鑫科技朱战军不再担任公司联席首席执行官、TCL中环聘任胡伟为董秘、天合光能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高纪凡,将担任天合富家联席总裁。

而在2025年1月,特变电工、亿晶光电、晶科科技、横店东磁、海源复材等多家企业的董事长、总经理、副总经理、财务总监等核心高管纷纷离职。2024年至今,已有近40家光伏上市企业董监高人员提出了辞职申请。

光伏业高层调整密集,昭示着企业为穿越周期、求得生存,正通过人事变局、战略重构等方式,主动求变、力求突破。预计随着洗牌深化,未来业内人事更迭将更加频繁,且幅度亦将更大。

值得注意的是,尽管这些人事变动是企业为谋发展求出路,但大全能源却显得颇为异常。

因为大全能源的高管及核心人才的离职频率明显已超出正常范围,在上市公司中也并不常见。而且总经理一职甚至还成了“烫手山芋”,因为王西玉顶替周强民担任总经理才一年多,又要面临换人。

据不完全统计,2023年至今,这家硅料巨头已有至少9名核心高管及技术人员出走,这场“大换血”包括:

王西玉(原总经理、核心技术人员)

周强民(原董事兼总经理)

胡平(副总经理、核心技术人员)、曹伟(副总经理)

谭忠芳(副总经理、核心技术人员)

赵云松(核心技术骨干)

张龙根(董事)、夏军(监事会主席)

加上最新离职的马晓亮(核心技术人员),大全能源核心团队流失率已超50%。更值得警惕的是,离职者多为伴随企业成长十余年的“元老”,如曹伟自2003年加入大全集团,王西玉则从2007年起扎根硅料研发。

而关于这场人事大地震的原因,业内就曾有多种猜测,一种猜测是“公司发现内部有多起舞弊行为”

去年2月,大全能源官微刊发一篇标题为“打击舞弊,守护廉洁:让大全明天更阳光”的文章,即与此有关。

另一种说法则是大全能源的股权激励长期缺位,核心高管仅依赖固定年薪,直接持股比例较少,股权激励不足,与同行相比缺乏长期绑定。

值得一提的是,2021年大全能源IPO资料显示,所有核心技术人员均没有直接和间接持有公司股份,这非常罕见。同期以及以后上市的光伏企业,一般都设有员工持股平台,全公司上下一起,共享IPO的财富盛宴。

当然,以上也属于市场的猜测,都不能确认了。

但无论如何,短期内大量高级管理人员离职,对业绩巨亏大全能源来说,无疑雪上加霜。留不住人也成了大全能源上述现象的最直观感受。

大浪淘沙,谁主沉浮?

这场离职潮的背后,是行业普遍亏损、各种项目延期、工厂减产或停产、裁员等现象的屡见不鲜。市场需求的波动、原材料价格的飙升、政策调整的不确定性,犹如三座大山压在企业肩头。特变电工的财报显示,净利润同比大幅下滑;亿晶光电则因项目延期陷入资金链紧张;晶科科技更是不得不采取减产措施以应对市场寒冬。在此背景下,高层管理者所承受的压力,不言而喻。

步入2025年,光伏行业第四轮大洗牌步入后半程,其残酷程度或将超越2024年。

故而光伏行业的离职潮,本质是一场残酷的“生存筛选”。当行业从政策驱动转向技术驱动,从野蛮生长转向精耕细作,唯有兼具战略定力、技术壁垒与组织韧性的企业,才能在这场洗牌中存活。



相关资讯